现任湖北中医药大学资深教授,并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部客籍教授、长春中医学院客座教授、《新中医》顾问、《中医药学刊》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全国李时珍学术研究会名誉主委、全国类风湿关节炎医疗中心网络及协作委员会高级顾问,中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医藏》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华本草》编辑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理事、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顾问、终身理事;全国李时珍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湖北省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委员、第五、第六、第七届常务委员暨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委员、第三、第四届常务委员,湖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第二、第三届副理事长、 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长等职务
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国医楷模”奖,2002年获“中医药学术最高成就奖”,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1978年作为湖北省唯一的中医代表,出席了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受到党中央首长接见。 [2] 人社部、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医大师表彰大会,湖北中医药大学90岁高龄的李今庸教授获得这一中医界的最高荣誉,他是湖北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医。
成就贡献:1,在中医教育学上:开创和建立了两门中医经典学科教育。
其一,在全国中医界开创和建立了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现代学科的教育。
其二,对《黄帝内经》的杰出贡献
李今庸教授是当代《黄帝内经》学科研究的著名专家。他创建和发展了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理论《黄帝内经》现代学科教育(包括中医基础学科的建立)。以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运用考据学原理,对《黄帝内经》的医理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考证,解决了历来存在的大量疑难问题;对《黄帝内经》中医基本理论和学术思想,给予了正确阐明,并提出了许多的见解。其研究成果已被多版《内经》教材引用,并为古籍研究所采纳。
2,在中医科研上:其一,在全国中医界首创治经法研究中医药古典医籍,即以校勘学、训诂学、音韵学、古文字学、方言学、历史学、考古学以及避讳知识等结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医疗实践经验研究中医药学古医籍和中医经典理论;其二,研究成果即对古典医籍包括有四部经典著作和古医籍以及先秦两汉著作有关中医药学资料等在内共计24余部古书,其研究的千古疑难问题多达数百处。
3,在临床医疗活动上:其一,形成完整的临床医学指导思想即坚持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辨证论治";其二,独创个人的临床医疗经验病证证型治疗分类约14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