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味虽美 留意五大害

   2021-07-09 100
核心提示:豆腐是极大众化的食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老少咸宜,因此是百姓餐桌上的一道佳肴。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质属完全蛋白,其含量


豆腐是极大众化的食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老少咸宜,因此是百姓餐桌上的一道佳肴。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质属完全蛋白,其含量也比大豆高,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豆腐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中医理论为认,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治疗赤眼、消渴、解硫磺、烧酒毒等。可豆腐虽味美,多吃也有害,有时甚至会危害身体健康。

一、促使动脉硬化:豆制品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会损伤动脉管壁内皮细胞,易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于动脉壁上,促使动脉硬化形成。

二、引起消化不良: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三、促使肾功能衰退: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变化,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此时若不注意饮食,大量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四、促使痛风发作: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导致痛风发作,特别是痛风病患者宜少吃。

五、导致碘缺乏:大豆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不仅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可见,豆腐味虽美,也不宜天天吃,一次食用也不要过多。老年人、儿童、肾病、缺铁性贫血、痛风病、动脉硬化等患者更要控制食用量。中医认为,豆腐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泻、腹胀、脾虚者以及常出现遗精的肾亏者也不宜多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