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蝉脱壳酒
配方:大蛤蟆(去内脏)1只,土茯苓150g,白酒2500ml。制法:将前2昧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重汤煮40分钟,香气出时取出,待冷,去渣,备用。功用:清热,解毒,利湿。主治:杨梅疮等。用法:口服:次日酒凉饮之,以醉为度。无论冬夏,盖被出汗为度。余存之酒,次日随量饮之,酒尽疮愈。附记:引自《中国医学大辞典》。忌房事。
金蟾脱甲酒
配方:大蛤蟆(去内脏)1只,白酒2500ml。制法:将上药置容器中,加人白酒,密封,隔水煮3炷香,即止,收起一次日用。功用:清热解毒。主治:杨梅疮,不论新久轻重皆效。又治杨梅结毒,筋骨疼痛,诸药不效者更妙。用法:口服:随量饮之,以醉为度。冬夏盖暖令出汗。存酒次日只服量之一半,服酒7日后,不许见风为要。附记:引自《外科正宗》。忌口及房事。
解毒消疮酒
配方:牛蒡根、川芎、羌活、五加皮、杜仲、甘草、地骨皮、薏苡仁各30g,海桐皮60g,生地200g,白酒2000ml。制法:将前10味切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日后,过滤去渣,即成。功用:祛风解毒,凉血活血。主治:杨梅疮,风毒腰痛等。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ml,日服3次。附记:引自《药酒汇编》。
鹤膝风
紫荆皮酒
配方:紫荆皮9g,白酒40ml。制法:上药用白酒煎至减半,去渣,待用。功用:祛风通络。主治:鹤膝风。用法:口服:每日1剂,分2次服。附记:引自《本草纲目》。方名为编者拟加。
消肥酒
配方:芒硝30g,肥皂角(去子)1个,五味子、砂糖各30g,生姜汁100ml,酒醅糟120g。加入烧酒尤妙。制法:将前3味研细末,与砂糖、姜汁、酒醅糟(或烧酒)研匀,备用。功用:温经,散结,通络。主治:鹤膝风。用法:外用:取此酒日日涂之,日涂擦数次。附记:引自《本草纲目》。
芪斛酒
配方:生黄芪240g,金钗石斛60g,牛膝15g,薏苡仁60g,肉桂16g,白酒300ml。制法:上药加水500ml,煎至200ml,再加入白酒,煎数沸后,待温,去渣,备用。功用:益气养阴,散寒通络。主治:鹤膝风。用法:口服:每日1剂,分3次服。药后拥被而卧。附记:引自《药酒汇编》。药后盖被,任其汗出,切不可坐起张风,俟汗出到脚底涌泉穴,始可去被。
毒蛇咬伤
蛇咬伤药酒(一)
配方:人土金、三丫苦、鸡骨香各75g,田基黄、半边旗各40g,半边莲适量,米酒500ml。制法:将前6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1个月后即可取用。功用:清热解毒。主治:毒蛇咬伤。用法:口服:成人每次服40~50ral,小儿服25ml,日服2~3次。外用:用药棉浸酒湿敷伤口及周围处,日敷数次。附记:引自《新医药通讯》。如治200多例眼镜蛇咬伤,均获痊愈。
蛇伤药酒(一)
配方:黄连6000g,入地牛金根皮45090g,吴茱萸、白芷、五灵脂、雄黄各22000g,黑皮蛇、白毛莲各17000g,细辛9000g,大黄28000g,金果榄4000g,坑边藕、荆芥各56000g,黄柏1200%,七星创、山白菜各40000g,巴豆叶5000g,海底眼针60000g,九里香叶34000g,米酒1000L。制法:将前19味捣碎,混匀,先取2/3量,置大容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20日后,过滤,滤液再浸其余1/3药物,浸泡25日,过滤即得。功用:解毒消肿。主治:各种毒蛇咬伤中毒。用法:口服:轻者每次服30ml,每日1次;重者每次服60ml,每2~3小时服1次。外用:可用棉花、布、纸渗药酒温敷。敷药前暴露伤口,以大蒜头(或辣椒)轻擦,自上而下,擦至出血为度。附记:引自《中药制剂汇编》。
蛇伤药酒(二)
配方:山扁豆全草、瓜子金全草、大金不换全草、双飞蝴蝶根、洗手果树皮、白乌桕树根皮、六棱菊全草各15g,米酒500ml。制法:将前7味洗净晒干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1个月后,过滤去渣,即成。功用: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治:毒
蛇咬伤。用法:口服:成人每次服30~50ml(重症加倍)。银环蛇、金环蛇咬伤者,每半小时服1次,连服3日,症状好转后每隔2~3小时服药1次。吹风蛇、青竹蛇咬伤者,每隔2~3小时服药1次(重症每半小时1次、症状好转后改为每2~3小时1次)。还可用药酒自上而下涂擦伤口周围肿痛处,每日擦4~5次。小孩与妇女可加温开水于药酒内同服。附记:引自《新医学》。临床验证效佳。
复方山扁豆酒
配方:山扁豆全草、金牛远志全草、无患子、乌桕根、瓜子金全草各25g,卵叶娃几藤根250g,六棱菊9g,甘草15g,白酒1500ml。制法:将前8味洗净,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15日后,过滤去渣,即成。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毒蛇咬伤。用法:口服:成人每次服15~20ml(约2汤匙),每隔1小时服1次。小儿酌减。
附记: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蛇伤治酒
配方:Llltil~200g,香茶菜、瓜子金、一支箭、两面针果各少??OOg,60度白酒1000~1500ml。制法:将前5味按比例共研细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日后,过滤去渣,即成。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各种毒蛇咬伤。用法:口服:首次以微醉为度,以后每次服10~15ml,至病情控制为止。改为日服3次。附记:引自《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小红藤酒
配方:小红藤65g,红芽大戟25g,雄黄4.5g,白酒200ml。制法:上药(前3味)一日两剂。l剂共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搅拌15分钟左右,待药味浸出后,即可使用。另一剂加水适量,煎30分钟左右,取汁待用。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主治:毒蛇咬伤,适用于竹叶青蛇、蕲蛇、龟壳花蛇及蜈蚣、黄蜂、毒虫等咬螫伤。用法:用时先于咬伤处切一切口(贯通二牙痕、深至皮下),用拔火罐法于切口处吸拔出恶血和毒液,然后取本方,每日2剂。用水煎剂,外洗和浸泡伤处;酒剂,口服:每次服50~60ml,日服3次。洗后,再用此药酒,用药棉蘸药酒涂擦患肢伤口肿胀处,自上而下,由轻到重地涂擦,挤压。每次约20分钟,把毒液从创口挤压出来。并嘱患者家属用此药酒频频涂擦肿处,使其保持湿润。附记:引自《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本方对早期应用,能控制局部组织溃烂坏死;对晚期已溃烂的伤口能促进愈合之作用。
蛇咬伤药酒(二)
配方:了哥王根90g,两面针根120g,虾辣眼根60~90g,酸藤根60g,30度米酒适量。制法:将前4味洗净,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7~10日后,过滤去渣,即成。功用:清热解毒。主治:毒蛇咬伤。用法:口服:每次服10ml,日服2—3
次。外用: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切开排毒后,自外向伤口四周,涂擦药酒,日涂擦4~5次。附记:引自《新医药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