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毒亦药的半夏

   2021-07-06 120
核心提示:半夏,又名三叶头草、老鹳根、地巴豆、鸦芋头,为天南星科多年生有毒草本。能化痰,止咳,止呕。关于半夏毒性,有个传说,很久前


半夏,又名三叶头草、老鹳根、地巴豆、鸦芋头,为天南星科多年生有毒草本。能化痰,止咳,止呕。关于半夏毒性,有个传说,很久前,赣南有个姓胡的樵夫,一日卖柴返回家中,饥饿难忍,捧起饭碗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谁知一碗饭尚未下肚,突然口吐白沫而死。樵夫之妻胡氏见状,放声大哭,邻居闻讯赶来。对樵夫的死因,议论纷纷,猜疑很多。地保说:“樵夫早上还在卖柴,怎么顷刻而死,分明是这个淫妇有了奸情,狠心投毒!”众人觉得有理,遂将胡氏扭送县衙。何知县见胡氏长得很漂亮,心想:“这女人有这般姿色,自然不甘作樵夫之妻,看来是通奸杀夫无疑。”于是一拍惊堂木,喝令招供,胡氏大喊冤枉。知县大怒,吩咐用刑,把胡氏打得死去活来,终于屈打成招,押入死囚牢中。案子呈到府里,王知府觉得疑点甚多。那胡氏既是通奸杀夫,奸夫是谁?又为何夫妻感情融洽?莫非另有原因,想到此,王知府决定重审此案。

经过他仔细审问,原来胡氏家境贪寒,那曰下饭的菜是13岁的女儿挖来的“野小蒜”。于是,王知府要小孩又重挖来一篮,却发现是种此野小蒜叶子稍宽,根茎略大的野草。接着,王知府叫胡氏烹调后让一个犯死罪的犯人吃下。那犯人很快就口吐白沫,满地乱滚,不一会也死掉了。至此,案情真相大白,胡氏无罪释放,为让人们吸取这一惨痛教训,王知府根据这种野草的生长季节,将它取为为“半夏”。后人发现它加入生姜炮制后,是一味功效显著的中药。半夏是天南星科药用植物,药用部位为快茎。于夏、秋两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或烘干,即为生半夏,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降逆止呕,温和中胃,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的功效。主治痰多咳喘,风痰眩晕,痰饮眩悸,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并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因其毒性较大,多炮制后使用,依炮制方法不同分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等。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法半夏用于燥湿化痰。

半夏产地只有亚洲的中国和日本。有水生和陆生两种,即水半夏和旱半夏。前者药用价值强似后者。旱半夏为常用中药,饮用配方和中成药生产用较大,属较好的温寒化痰药,其他药很难替代。甘肃陇南市西和具的半夏品质最优,有中国“半夏”之分的美称。而湖北潜江市是我国旱半夏的主要产区。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以个小,去皮不净、色黄白,粉性小者为次。半夏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全株有毒,其中块茎毒性较大,生食0.1~1.8g即可引起中毒。对口腔喉头,消化道黏膜均可引起强烈刺激;服少量可使口舌麻木,多量则烧痛肿胀、不能发声流涎、呕吐、全身麻木、呼吸延缓而不整痉挛呼吸困难最后麻痹而死。有因服生半夏多量而永久失音者。

实用附方:辰砂半夏丸(《卫生总微卷十四》)

药物组成:栝楼根(蜜炙)半两,天南星(汤洗)半两,半夏(汤洗7次)半两,干姜(炮)半两。

药物炮制: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寒痰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